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红学会 > 红色学院

毛选深度解析:教员没有学过任何军事,却能一出招就是高招

时间:2023-07-18 16:35:50  来源:头条  作者:一宁

日常,有不少读者朋友找我咨询:

一宁老师,请教您,如何能够活学活用读毛选?

我创业9年了,公司现在每年营收也有6亿以上了。这2年遇到很多机遇,也一直有很多挑战,尤其是有点迷茫了、不知道带着公司往哪个方向发展?而且,公司人多了,更加感觉队伍不好带,请问从毛选中,能有哪些智慧、管理经验可以来学习?

为什么教员没有学过任何军事,却能一出招就是高招,尤其是三湾改编那么成功?

其实,这些问题都在毛选里面有相关的智慧去讲解了,是教员多年在井冈山、在延安、在长征途中都总结出来了智慧,是多年斗争的经验,只是很多人不会活学活用罢了!我也都总结到了《毛选1-5卷深度解析版》这本书内。

今天,我再用毛选中隐藏的思维来试着剖析再次聊一聊“三湾改编”,以此作为一个典型吧,也“解剖这只麻雀”,做一回深度解析,供热爱读毛选的读者朋友阅读。

一、

我们都知道,三湾改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,它标志着毛泽东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,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早发源端。

而三湾改编最令人觉得牛X的地方在哪里呢?

在于三湾改编之前,毛泽东从来没有上过军事院校,更没有带过兵、打过仗,你要是用职业军官的视角去看他,那就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小白。

虽然他参加了秋收起义的领导,但是实际上的军事调度、军队管理工作都是卢德铭和余洒度在干,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军队的指挥,更谈不上对军队的制度发表什么建议了。

况且,秋收起义还失败了,而三遍改编就是发生在秋收起义失败后,军队节节败退的过程之中的。

结果我们都知道,就是这个看起来似乎还处于军事小白水准的人,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就放大招,从此奠定了人民军队建军思想的基本原则。

后来的红军、八路军和解放军,不管怎么变,实际上基本的建军思想从来没有跳出这个三湾改编的框架。

“支部建在连上”和“士兵委员会”的制度,使得这支人民军队在无数的艰难险阻中凝聚不散,纪律严明,越是在极端险恶的战斗环境下,越是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。

这怎么看都有些无法解释,爽文都不敢这么写吧?

一个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人,一上来就写了本光映后世,照耀千古的武功秘籍,从此勤修苦练,若干年后打败了力量百倍于己的大反派,这也太奇幻了。

然而历史不是爽文,历史是真真实实的发生了这件事。

于是很多人解释不了这个问题,又或许有些人不愿意去解释这个问题。

所以就干脆讲起了“天才论”,反正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奇幻的人,奇幻的事是用“天才”二字解释不了的。

我们当然不否认天才,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,他的资质和智慧确实是一般常人难以企及的。

但是我们多多少少也读过一点马克思,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天才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蠢材,任何事件的发生,都有一个因果关系。

你把三湾改编拿出来看,也是一样的。

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改编现象,毛泽东为什么能想出“士兵委员会”和“支部建在连上”这种制度?

任何一种行为背后都有某种指导思想,那么三湾改编最核心的指导思想到底是什么?

这就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要探讨的东西。

二、

三湾改编有两个最重要的制度,一个是“士兵委员会”,一个是“支部建在连上”。

你说这两个制度很复杂吗?

恰恰相反,一点都不复杂。

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两个制度,首先是“士兵委员会”。

什么是“士兵委员会”呢?

简单说,就是由最基层的士兵进行选举,比如一个连有100个人,那么就由这100个人选举出5-8个人组成连级的士兵委员会,被选举出来的这几个人,代表了这个连的士兵的利益,任何一个兵有什么问题、困难、都可以直接向代表们反映,代表们再往上继续反映。

营、团级士兵委员会,也是以此类推,用同样的方式进行选举,组成相应级别的士兵委员会。

所以我们说从流程上看,这个组织复杂吗?

完全不复杂,应该说可以随意复制;

投票选几个人的事,那能叫啥事儿?

可是为什么这个制度到了毛泽东那里,经他改造之后,就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力量了呢?

根本原因不在制度流程,在于权力的重新分配。

内容图片

这个“士兵委员会”的权力是非常之大的,它可以干些啥事呢?

第一个就是监督。

士兵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简直比大鸣、大放、大字报还厉害,如果他们发现有长官打骂士兵、聚众赌博、生活搞特殊化现象等等,他们一反映上去,上级会直接对这个长官作出严厉的处罚。

比如有一次,一个黄埔毕业的军官,是最早跟随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上山的,还担任过袁文才部的军事教官,平时生活作风也没啥问题,偏偏就好没事赌几把。

有一次赌钱就被士兵委员会的人发现并举报了。

你说这事放到国民党军队里,那能叫个啥事?

可是放到红军就不同了,那时候红军有禁赌条令,他犯了这个条令,就得接受处罚。

于是这哥们被罚站了三天,而且是故意选在了第一次湘赣边界代表大会召开,大伙儿都能在会场看见的位置。

这就是士兵委员会的作用,除了能监督长官是否打骂士兵,是否有生活作风问题之外,士兵还有第二个重要的作用,就是可以直接参与部队的管理。

比如,部队的经济账目必须对士兵委员会公开,士兵可以直接管理伙食费用等等,每个士兵都可以通过士兵委员会发表自己的意见,甚至有某个长官说话态度不好,士兵可以直接点名批评。

这就是士兵委员会的权力。

制度流程是很简单的,可是要实现权力的重新再分配则是异常困难的。

三湾改编得以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在于,当时溃败的残部数量很少,而且大家打了败仗,一路溃退,连吃饭都很困难,这个时候要实行权力的再分配,相对是容易得多的,因为也没啥特别的权力。

相反,如果一个权力集团已经形成,分化已经出现,一个官僚阶级已经处于稳定状态,这个时候你试一试再想实现这种权力的分配还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?

比如,你让老蒋在那个时候,去跟他的军官们说,来来来,兄弟们,我们把账目公开一下,让士兵们也发挥监督作用,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吗?

同理,支部建在连上也是如此。

它的制度也很简单,以往的国民党军队中也有党支部,不过是建在了团以上,现在就是把这个制度继续深入一下,把党的支部在连上也建立起来。

复杂吗?

不复杂,团里咱能建,连上建个支部能有啥问题呢?

以往一提到这个“支部建在连上”,就会有很多人说,这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。

因为那时候一个连也就是百十来人,一旦在连上有了党支部,这个连的每个士兵的思想、举动,党都能时刻关注到,真真是把一切指示落实到了个人身上。

可不就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了吗?

那么说对不对?

当然是对的,但是它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另外一面。

因为照这种说法,如果只是把支部建在连上,就能实现对每个士兵的控制,由此就能保证党指挥枪,军队听党的话,那也太简单了些。

如此一来,老蒋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,也在连上建起党组织嘛,有什么困难呢?

之所以这项操作最终只能在毛泽东创建的人民军队中实现,其根本原因不是对基层的控制,恰恰相反,是发扬了基层的民主。

支部建在连上以后,就保证了每个士兵的智慧、想法、意见、思想、才能等等,都有了一个向上汇报的渠道。

连上的支部会关注每一个士兵的动态,也能实现倾听每个士兵的意见,这些意见、想法等等,通过连上的支部逐渐反映到上层,上层经过筛选、处理、识别以后,又以集中的指导给予实现。

由此形成了后来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。

民主必须有集中,否则就变成了极端民主化,同时集中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民主,这就是支部建在连上的意义。

这个制度真正难以做到的,就是你愿不愿意给基层以民主,同时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保证民主能真正实现。

三、

我们说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之前,从来没有上过什么军事院校,也没有带过什么兵,他连到实践中去学习的机会也才刚刚开始,怎么就能一上来就放大招呢?

而且还是直接影响了后来建军基本思想的大招。

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到底什么是“士兵委员会”,什么是“支部建在连上”,我们就很清楚了。

三湾改编,创造出来的东西,不是什么游击战的十六字诀,也不是什么运动战的诱敌深入,这些战术操作的东西是需要在实践中去学的。

但是“士兵委员会”和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制度则不需要等打完多少仗以后才能创造出来。

因为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,这个思想只有两个字:

平等。

因为平等,所以官兵一致,长官不能搞特殊,士兵可以批评长官;

因为平等,所以长官可以指挥士兵,士兵也可以监督长官;

因为平等,所以士兵可以实现民主,可以要求经济公开,可以参与军队生活的管理,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,可以向上级反映他们的任何困难和问题。

因为有了这种平等思想的支撑和指导,“士兵委员会”和“支部建在连上”才能拥有它们的灵魂和意义。

否则,如果只是在流程和操作上模仿,却不去强调它们背后的思想,这种制度是没有什么灵魂可言的,最终必然走向形式主义。

这种平等的思想,放到部队里,出现了“士兵委员会”,出现了“支部建在连上”,放到群众那里,就变成了“一切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,变成了“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”。

四、

1965年,毛主席重上井冈山,当时就与在场的人们谈到了这个问题。

毛主席问:井冈山的精神是什么?

在场的人回答,是艰苦奋斗。

听了回答,毛主席笑了,说艰苦奋斗只是一个方面,还差两点,要从制度方面去想。

有人加了一条支部建在连上。

毛主席点点头,说:

在井冈山时期,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、好作风,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,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,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。

为什么毛主席说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?

因为士兵委员会的核心就是赋予基层士兵予权力,发挥他们的监督、管理作用,也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智慧。

这背后的指导思想是平等,如果把这个士兵委员会放到群众中,产生出来的就是另外一种制度,群众参与工厂的管理、生产、监督。

所以我们看,这跟军事不军事有啥关系呢?

其实没多大关系。

毛泽东相信平等,这种相信不是嘴上念叨的那种,不是那种打着“平等”旗号糊弄大家的那种,是真真实实的。

人有差异之别,却无等级之分,这就是平等。

毛泽东把这种思想在用在了秋收起义失败时的那支残部上,就出现了历史上我们看到的“三湾改编”。

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没有学过任何军事,却能一出招就是高招的原因

没有这种思想的指导,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三湾改编的。

不信,你让老蒋吃着火锅,唱着歌,然后对身边一个还没解决温饱问题,却想喝口热酒的士兵说:你这是享乐主义。

你看那个兵背后骂不骂他。

所以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爱读毛选?

因为里面确实是大家解决遇到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指南书,确实是具备实践和理论的指导作用,确实具备顽强的生命力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只要活学活用,一定会成为改造我们思维的强大“法器”。如果你坚持读下去,看这个世界也会更加“清晰”的。

只是这部高深的、充满智慧的著作涉及到的历史、形势和考量太多,我们都容易读不通、读不透,完全不得要领。甚至,时间久了,成了本本主义、只能咬文嚼字,但是不会活学活用,完全就是背离了读毛选的初衷。

毛选原著中每篇文章涉及到的历史、背景、形势和考量太多,而且很多都有一定的哲学性,导致都不容易读通、读透。时间久了,就容易成了本本主义、只能咬文嚼字。张嘴就来几卷圆滑,但是不会活学活用、无法提炼出其中的思维模式、方法论,也谈不上指导我们的工作、生活、创业等,更帮助不了提升认知。甚至,很多人读久了,读了几年,就读不下去了。这也是很多找我买书读者朋友的反馈。

其实你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,读原著读很多书,思路就是通了。对很多事情,也能逐渐去分析,去运用。逐渐去和实际联系起来思考,时间久了也能形成思维习惯的。

原著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,其中的方法和思路就是我们就应该去学到手的,进而来解决我们将会面对的问题。所以,对很多人来说,这就是改变思维方式的工具。

我写的《毛选1-5卷深度解析版》这本书就是解决这些问题。为了真正地让大家能带着去读懂原著,能够把其中涉及到的方法论学着用。我也补充了一些结合我们工作的案例和思考,便于都能举一反三,帮助您真正地读懂、读透毛选,从毛选中汲取智慧。

差不多50万字,1-5卷的每一篇都有深度解析,都结合实际、提炼方法、剖析思维、活学活用写完了,帮助真正地提升思维和洞见能力,也会额外送您《毛选1-7册原著完整电子版》(标注每篇的重点)、《辩证法随谈》供您日常阅读用。每篇都是写的干货、写的是具体的思维方式,读完了可以拿到实际去用。

包含:剖析每篇文章背景、含义、个人思考,联系实际运用,运用蕴藏的战略思维、矛盾思维、阶级分析法,以及将独立自主、群众路线等观点运用到工作之中。每篇都是写的干货、写的是具体的思维方式、读完了可以拿到实际去用。我从不写那些畅销书一般的道理,读完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

我不是带你分析历史,而是只想带着对教员的尊重去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和智慧,再联系实际运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之中,重点走好这一段路。

主要你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,读原著读很多书,思路就是通了。对很多事情,也能逐渐去分析,去运用。逐渐去和实际联系起来思考,时间久了也能形成思维习惯的。

原著,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,其中的方法和思路就是我们就应该去学到手的,进而来解决我们将会面对的问题。所以,对很多人来说,这就是改变思维方式的工具。

 发表评论        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
图文推荐

热评排行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