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红学会 > 红色学院

薛云会长实地考察福安高岑村薛氏宗祠

时间:2023-06-22 18:37:41  来源:中华薛氏网  作者:薛氏

编者按:


  薛令之乃福建省福安人,被称作“开闽第一进士”,从自隋朝开始推行科举考试以来,薛令之是福建省第一位考中进士的人。他从23岁考中进士,在唐朝宫廷做了46年的官员,但他的官位并不高,最高官至四品,然而,他的官位却十分特殊:太子太傅,是长期担任皇太子李亨的老师。

  《孝经》有云:“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始也。”少年薛令之就是抱着这样的孝道思想,勤学苦读,希望早日出人头地,光耀门楣。十年寒窗苦读,一朝金榜题名。昨日白衣,今日朱紫。唐中宗神龙二年(706年),24岁的薛令之高中进士,破闽文荒,成为“开闽第一进士”。入朝为官先为翰林,后迁左补阙。

  开元26年(738年),薛令之被提拔为左补阙兼任太子侍讲,当了唐玄宗第三个儿子李亨的老师。作为太子的老师,薛令之始终坚守自己的宗旨,以清正廉洁著称,和太子风雨同舟,患难与共,在侍讲的位置上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不管时局怎样变化,薛令之始终鞠躬尽瘁,力辅太子。

  开元中后期,唐玄宗沉迷于声犬之色,无心纳谏,而奸相李林甫又专权误国,惹得朝野怨声载道。薛令之愤慨之余,题诗《自悼》一首,意在警醒虽然盛世华光,实则危机四伏。不料玄宗却恼羞成怒地以诗反讽,居朝为官已46年的薛令之心灰意冷毅然辞官返乡。薛令之把清廉多才的名声留在了京城,给当时的官场带去了一股清流。

  一日,薛令之带着学生,在草堂门前摆了一张桌,桌上放着两双特制的鞋,一双小皂鞋,一双小草鞋,他让学生轮流穿着这两种鞋,体验不同的滋味。先是穿着草鞋挑着几十斤的担子反反复复地走上几圈,直到气喘吁吁、汗流浃背后,再换上皂鞋,坐在桌子上模仿戏台上的县令看文书的悠闲和审案子的威风。接着不失时机地教诲:“为人在世,理当从小立志,长大成为栋梁之才,方能报效朝廷,造福于民,荣宗耀祖,恩泽子孙。”薛令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,教书育人。

  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,大唐盛世从顶峰跌落,那一年薛令之73岁,壮志未酬,忧愤交加,病重卧床。

  公元756年薛令之与世长辞,同年唐肃宗李亨继位,肃宗思及与薛令之的师生情谊,欲召其入朝辅佐,不料令之已故。肃宗闻之,潸然泪下,“嘉叹其廉”,感念薛令之“有启沃旧恩”,特敕封他所居的村为“廉村”、溪为“廉溪”、山为“廉岭”。至此,廉村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赐封“廉”字命名的村庄,三廉之美名,千古流传。

  薛令之的一生,大多时间生活在盛唐时期,与李白、杜甫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生活在一起。









 


编者注:


  薛氏宗祠位于福安廉村对岸的高岑村,又称薛(补阙)祠。高岑《薛氏宗谱》记:“补阙祠始建于唐光化二年(898年),历经盛衰,至清乾隆十八年(1753年)重建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年),咸丰八年(1858年)重修。”祀唐补阙及历代祚。1990年重修,并添建了后厅。 薛祠占地面积720平方米,坐东向西。依次为戏台、祠厅、后厅。戏台面阔五间,进深五间;祠厅面阔五间,进深四间,穿斗式减柱造构,双坡顶,鹊尾脊。祠内有“东宫侍讲”、“太子太傅”竖匾,清道光壬辰年(1892年)“会魁”匾各1方,龙陛1 方。保存完好。200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高岑村,是薛令之的祖父从廉村迁居过来后形成的村庄。村民是薛氏后裔。入闽薛氏已发展到第41世。 高岑村和廉村,古代同属一个“乡里”,都属廉溪乡。薛陈两性世代联姻,是血浓于水的关系。 在这个村里,找不到繁华宅院的遗址。传说中的令之故居地更是普通的宅地。这是怎么加回事呢? 这就是要说说我们薛氏的“苜蓿家风”。 薛令之是太子老师,但他的生活十分清淡,常以“苜蓿”当菜吃。“苜蓿”,是西域传入的植物,开紫色小花。长安有“苜蓿园”,用来养马的。那时是“开元盛世”,长安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,风俗奢靡,达官贵人过得是灯红酒绿的日子。杜甫不是说“朱门酒肉臭”吗?还有白居易说的“长安居大不易”。因为消费太高了,大家花钱如流水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但薛令之却能清简寡欲,独守廉洁。 他辞职回家的时候,史书说是“徒步东归”。如果是“金满箱,银满箱”,千里万里怎么个“徒步东归”?那得要车装马载。“无官一身轻”,无财也一身轻,一路看山看水回家,薛令之就是这种人格,另类的作风。 这就是薛姓的“苜蓿家风”,清廉本色。古人说“吃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,薛令之就有能吃苜蓿的硬功夫。他当然没有银子盖深宅大院。后来唐玄宗也听说令之家里实在清贫,下令资助他,薛令之只肯接受一点,其余退还衙门。 后来,苏东坡有一句诗:“羞对先生苜蓿盘”。苏轼受他的影响很深,做官勤政廉明,在杭州做官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。而过着清廉的生活。“苜蓿”成了熟语,许多诗人都用这个典故。过去,当老师的说自己的职业时,都说是“苜蓿生涯”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附:

  首批《中华薛氏历史文化遗存主题保护名录》(25处)

  1.华胥古国(陕西蓝田)

  2.伏羲故里(甘肃天水)

  3.轩辕黄陵(陕西延安)

  4.薛国故城(山东枣庄)

  5.挚国故城(河南平舆)

  6.薛家岗遗址(安徽潜山)

  7.薛城遗址(江苏南京)

  8.薛城古镇(四川阿坝)

  9.薛仁贵故里(山西河津)

  10.薛瑄庙墓(山西万荣)

  11.薛澍墓祠(河南焦作)

  12.三廉薛祠(福建宁德)

  13.薛刚寨(湖北神农架)

  14.薛家寨(陕西照金)

  15.薛刚山(内蒙丰镇)

  16.薛家花园(江苏无锡)

  17.薛家岛(山东青岛)

  18.京南薛营(北京大兴)

  19.屏南薛府(福建宁德)

  20.薛远故里(海南海口)

  21.薛焕故里(四川宜宾)

  22.湖东薛祠(广东陆丰)

  23.安远薛祠(江西赣州)

  24.王家湾薛氏窑洞(陕北安塞)

  25.薛岳故居(广东乐昌)

 

 

 

 

 

 发表评论        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
图文推荐

热评排行

点击排行